close
愛讀書《生命的時間學》
科萊恩著,陳素幸譯,大塊文化出版 時間是文明社會的產物,在原始社會部落,甚至找不到描述細微時間的名詞,例如位於馬來西亞肯塔藍半島上的居民,則視匆忙者為粗野之人。時間不僅是外在世界的表徵,生物也有內在時間,身體彷彿一家鐘錶店,滴答滴答地促使每個器官和腺體的運作,然而,身體鐘錶為了因應時代的演變,發條和齒輪逐漸伸成勒緊時間的鋸齒藤蔓,在這個時代,每個人恨不得自己能變成印度的六臂天神,處理文明帶來的諸多繁重事務。 1825年,德國作家歌德在信中向友人抱怨:「現在的一切都是超快速……」倘若回到歌德所處的時代,緩慢的生活步調可能會令現代人閒得發慌。而普魯斯特則躲進暗室,埋頭以文字修剪鋸齒藤蔓,追憶時間流逝的蹤跡。(卻桑)
《生命的時間學》
來源:自由時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