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證嚴靜思晨語第十六篇~這本經一定要念

『家庭、倫理』

 

【重視心靈溝通】

一個家庭不能只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更該著重於心靈溝通,

使親子、夫妻之間的關係和諧、圓滿。

【讓子女做自己】

為人父母者,只能盡養育之責,

而無法要求子女依照父母給予的模式籌長。

【珍惜天倫之樂】

鳥要有巣,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來天倫之樂?

【為人妻的責任】

為人妻者,對外應鼓勵丈夫於飽暖之餘多做善事,

多體念貧窮人家的困境;

對內應將心比心孝敬老邁公婆、並在公婆、丈夫間努力多方圓融,

這是為人妻者的責任。

【言行身教】

夫妻相處的言行,對子女不僅是直接的身教,也是子女們的處世範本。

【注重禮儀】

真正佛教家庭注重禮儀,禮儀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態。

【人人互愛】

與人相處要去除我執,擴大心胸,客客氣氣,互讓互愛。

【無條件地付出】

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無條件的奉獻,做到事事圓滿。

【人生多病】

人生多病!身體四大不調是病,家人吵嚷是病,社會動盪不安也是病。

【四大假合的壞滅】

身軀乃『地水火風』四大假合,

既為物質的組合,壞滅『病死』是正常的現象。

然而肉體可能是單薄虛弱的,精神卻可以強壯康健。

【家庭和諧之樂】

家庭和諧,即使物質貧乏,仍是富在天倫之樂中;

否則在多的錢財,也抵不過家庭失和的苦惱缺憾。

【移民如換土水】

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芽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

除了得適應新的土水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氣時序;

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

【國家是自己的家】

移民是消極、逃避的行為,如果把移民的心思,

轉而運用於積極改善目前的社會環境─人人發揮菩薩精神,

將國家當作一個大家庭,以對待自己的家一樣來關心、整理和照顧;

如此,何愁國家、社會生活品質不能提升?

【天天祝福】

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應該常常起歡喜心,天天為自己的家庭祝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