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名稱: 龍山寺
類別: 二級古蹟
創建年代:清乾隆3年(西元1738年)
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
交通: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臺北市地理資訊e點通」網站(網址http://addr.taipei.gov.tw/)「電子地圖」就古蹟所在位置附近大眾運輸,選擇適合您搭乘之公車或捷運路線。可參考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臺北市大眾運輸公車路線查詢系統」(網址http://www.taipeibus.taipei.gov.tw/)
介紹:
龍山寺始建於清乾隆3年〈西元1738年〉,供奉觀世音菩薩,是屬晉江、南安、惠安三邑籍居民,從晉江安海鄉龍山寺分靈來臺者,此寺為艋舺地區之信仰、自治與自衛中心,舉凡議事、訴訟、調解等均假神靈公斷。昔日三邑商人之公會「泉郊」,即以此為會所。龍山寺歷經嘉慶與同治年間幾次大修,今寺係大正9年〈西元1920年〉改建,由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建造,前殿八角藻井,鐘鼓樓轎式屋頂及正殿圓形藻井皆精美絕倫。改築時由地方賢達倡捐,住持福智和尚率先捐銀,他將畢生積蓄捐出,令人為之感動。今寺內尚可見其塑像。再如艋舺雕刻家黃土水亦有一尊釋迦立像保存在大殿之中,皆為龍山寺富有歷史價值之文物。二次大戰時正殿遭毀,光復後重建正殿,現石柱仍可見1955年之落款。綜觀此寺建築施工嚴謹,雕刻精密而考究,石材多用泉州百石與青石,其豪華壯麗,為全市各寺廟之冠。
引用:http://www.culture.gov.tw/building/index.php?administrative_area=a7&category_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