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陰冷潮濕 急性痛風來報到
文/李靜芳
連續幾天陰冷潮濕的天氣,門診中,又多了些急性痛風發作的患者,其中不乏年輕的新病患,民眾應對此病的防治多一些認識及了解。
急性痛風關節炎,通常發展快速,且出現極劇烈的關節周圍紅、腫、熱、痛,尤其疾病初期,7成患者常發作在第一大腳趾關節處,導致「跛腳」的難堪,成因往往是長期高尿酸血症,加上刺激因素,如吃大餐、飲酒、低溫寒冷等所致。
◎尿酸的來源與高尿酸血症
人體尿酸的來源有二:
●內源性:約占體內總尿酸的80%,主要由體內含嘌呤(purine,即普林)的胺基酸分解代謝而來。
●外源性:約只占體內總尿酸的20%,如大家所知,攝取過多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內臟類、肉類、海鮮魚類、豆類和肉湯等。正常情況下,約有2/3尿酸由腎臟經尿液排出,約1/3經腸內細菌分解後,由糞便排出,僅小於1%由汗腺排泄。血中尿酸濃度會受性別、年齡的影響。男性血中尿酸值以7mg/dl、女性以6mg/dl以內為正常,超過此值即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影響
若長期存在高尿酸血症,尿酸可能以尿酸鹽的結晶沉積組織,造成關節炎(急性痛風)、皮下痛風石,導致關節變形、腎臟結石,重者需洗腎。
◎治療
●飲食方面︰嚴格的飲食控制只能使尿酸值下降1mg/dl到2mg/dl,效果很有限,尤其年輕(小於40歲)的患者會發病,其實與基因遺傳相關,單以飲食控制幾乎無法達到目的,一般建議以禁食酒精與內臟類,並少吃肉類與海鮮類即可。
●藥物方面︰急性痛風發作時,以秋水仙素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為主,但若有腎機能障礙時,必須非常謹慎選擇此類藥物,以免腎功能更加速惡化。慢性期須評估患者肝腎功能與排出尿酸的能力,選擇適當降低尿酸濃度的藥物,並以低劑量秋水仙素預防痛風發作。必要時,須輔以鹼化尿液的治療(碳酸氫鈉,NaHCO3)以改善酸性體質,才可降低痛風再度發作,與阻止結石生成。
◎預防︰高尿酸血症與痛風需藥物及飲食長期控制,並應維持理想體重,少肉少油少酒、多喝水、注意關節保暖。(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99030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