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與感染 大不同
文/羅文林
「醫師,我的傷口是不是發炎了?要不要吃點消炎藥?」發炎(Inflammation)和感染(Infection)在醫學上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但在國人的口語使用習慣上,卻常混為一談。
「發炎」是指組織發生了紅、腫、熱、痛的情況,「感染」則是指病菌的侵入,如細菌、黴菌、病毒等。發炎並不一定是感染所造成,但細菌感染卻常會引起發炎反應。例如扭傷了腳踝,局部會紅、腫、熱、痛,但是沒有破皮的傷口,就沒有細菌的侵入,這種情形就是「發炎」,可是沒有「感染」。
但如果摔倒、磨破了皮,而且有細菌侵入,就發生了「感染」,且常會伴隨著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所以當患者說:「醫師,我的傷口是不是發炎了?」其實他的意思是 :「醫師,我的傷口是不是感染了?」
「消炎藥(Anti-inflammatory drugs)」顧名思義指的是,減輕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的藥物 ,一般包括兩大類:類固醇(Steroids)和非類固醇消炎藥(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簡稱NSAID),例如「普拿疼」就是屬於後者;「抗生素(Antibiotics)」是指能直接殺死細菌的藥物,例如「盤尼西林」。
所以當患者說:「醫師,我的傷口發炎了,是不是應該吃點消炎藥?」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醫師,我的傷口感染了,是不是應該吃點抗生素?」。
不過「感染」一詞,在國人的口語習慣中尚未成熟,「發炎並不一定有感染」的觀念,也尚未建立;以「發炎」代表「感染」,以「消炎藥」代表「抗生素」,幾乎是約定俗成的用法。所以「發炎」與「感染」的不同,「消炎藥」並非「抗生素」的事實,短期內,恐怕還是難以釐清。(作者為北市天母羅氏皮膚專科診所院長)
自由時報-99060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