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你的最愛?
很久、很久以前,曾經聽過一個笑話。雖說是個笑話,可是聽聽卻覺得心酸。
講的是一對極其相愛的老夫妻共同走過六十年。老太太身體垮了,即將仙去,老先生守在她的床邊,含著眼淚,握著她的手,絮絮叨叨地回憶著兩人在一起的幸福時光。最後老先生說:“親愛的,告訴你一個秘密——這麽多年來,我都是把自己最喜歡的麵包心給你吃的啊。我是多麽愛你啊!為了你總是把自己最愛吃的這部分留給你……”聽完老先生的話,老太太非常激動。她顫抖的雙唇哆嗦了半天,終於積攢出最後一點力氣:“老頭子,噢……我也要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最喜歡吃的其實是麵包皮。這麽多年來,我一直以為你也最喜歡吃麵包皮。所以你每次把麵包皮拿走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想的。”老太太說完之後,便閉上了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兩個相愛的人,所想的都是把自己最愛的、最喜歡的事物留給對方。甚至犧牲自己的愛好和需要——多麽高尚而偉大的愛啊!我們大多數的人在愛的時候,不正是如此麽?我喜歡什麽,就把自己最喜歡的給對方。對於我們自己而言,這種付出可能是偉大的、無私的。可是,從接受的一方來看,卻有可能出錯。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性格樣貌、興趣愛好、行為方式凡此種種。雖然也有理論研究說,人們尋找愛人都是在找何自己最像的……,但是你不能代替對方存在,你的意誌無法替代對方,你的喜好也不盡然和對方相同。我們的這種看起來偉大的給予方式,究竟是出於什麽心理呢?從這一點出發,我迷惑了:我們究竟是愛對方,還是更愛自己?
對方也許能夠理解你的心思,欣然接受——他(她)或許可以通過耳濡目染、長期浸潤,和你產生相似的愛好、品味,快樂著你的快樂、幸福著你的幸福。這是最好的結局。然而,為了你的愛,他不能再有自己的愛。也有可能一直到你們的愛不得不分開時,他(她)才在這種甜蜜的負擔中解脫。或者由於你性格的原因,他(她)無法向你言明,只能默默忍受。你在乎過他(她)的真實感受了嗎?估計沈溺在自己高尚付出中的人,是不會由此覺悟的。那麽這種情況下最好的結局就是上面的那對老夫妻了,直到死亡把它們分開,才知道對方真正的心願和愛好。那麽普通的人會怎樣呢?你儂我儂的甜蜜中,我們也許可以容忍這種施予。然而當因為愛情而昏了的頭逐漸清醒,每個人開始肯定自我的需要和價值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摩擦也就開始了。在它的打磨下,曾經光鮮的愛情開始逐漸模糊、老舊……,然後幾年一癢,最後可能分崩離析。佳偶變成怨偶……
我們應該怎樣給予對方愛意?把自己喜歡的統統給對方?我想那是錯的……。如果我們執著於這種表達,只能說明我們最愛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方。我們只是把對方當做了自己的鏡子,照映的是自己的人生。所以,付出的時候,也許我們應該想想究竟最愛誰?
愛自己?就把自己喜好的好東西留給自己吧;愛對方?就把對方喜歡的好東西贈與對方吧。如果碰巧你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那麽好好分享吧。不要因為的愛來折磨自己和對方……放開你的手、騰空你的懷抱,你可以看到自由……
寫到這裏,我再次有一點心酸。道理很簡單,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包括我自己,我雖然知道——卻還是愛自己更多,不自覺地就會如此。讓愛人很累,讓自己很累……
|
|
|
|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JK4bxx.DRUawVmpLu8HGcvI-/article?mid=2043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