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藝術治療 蕾特氏男孩 學會笑 了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蕾特氏症是一種罕見的複雜性神經系統疾病,通常好發於小女孩,12歲的祥祥是全世界被診斷此症的第11例男性病患,恐怕也是台灣唯一的男性個案。祥祥的媽媽說,過去祥祥常自虐、尖叫,經過藝術治療後,現已可以跟外界溝通、學會控制情緒,也變得開朗許多。

罕見男性病患 全台唯一

祥祥的媽媽說,以前一直以為祥祥是自閉症,他無法言語、雙手只能不斷握搓,還會出現抽筋,對於外在聲音總是感到震驚與害怕;直到6年前,醫師從祥祥的外觀上診斷他為蕾特氏症,才知道祥祥除發展遲緩外,也有生理機能持續退化的問題。

4年前祥祥到台北台安醫院藝術治療中心接受音樂、舞蹈與美術治療後,變得開朗,從前的他以尖叫、打頭自虐來表達心中的氣憤與不耐,現在可以透過繪畫與外界溝通,甚至還能隨著音樂的律動,把緊握的拳頭張開,拿起鈴鼓拍打,還學會竊笑、微笑到開懷大笑。

6歲以前 黃金治療期

台安醫院小兒復健科主治醫師黃謙瑄表示,祥祥有神經調節異常的問題。事實上,部分孩子對外界的神經訊號刺激調節不過來,或沒有受到足夠的刺激,就會出現情緒發展不好、焦慮、對挫折耐受度低等情況,同樣可以透過藝術治療,6歲以前是黃金治療期。

音樂舞蹈…助整合思想行為

藝術治療中心技術長洪進麗指出,透過音樂、舞蹈、美術、戲劇等藝術元素,可幫助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等患者整合思想行為、激發潛能,治療、復健效果佳。

該中心有像祥祥一樣的孩子,也有能力發展優越,但不快樂的孩子,透過治療可以找到自我。

《小醫典》蕾特氏症 好發女孩身上
蕾特氏症(Rett Syndrome)幾乎都發生在女孩身上,只有極少數男孩表現出典型蕾特氏症的症狀。女性新生兒的發病率大約1萬分之0.65左右,大約在1至2歲後才發病,醫學界已發現是基因突變所引起。

病童在發病前仍正常成長,但發病後,會有快速生理退化及發展遲緩現象。其主要行為特徵是會呈現洗手、捻手、搓手等刻板動作,也因此病童被稱為「愛洗手的女孩」。

此外,也會出現語言表達逐漸喪失、躁動、愛哭、自閉等症狀,以前蕾特氏症曾被歸類於自閉症,但現已發現它跟自閉症不同。

(記者鍾麗華整理)

自由時報-9904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落葉之楓 的頭像
    落葉之楓

    ☆★風吹向落葉。隨風飄落的楓葉。學習的園地-落葉之楓部落格小天地★☆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