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淡水位處於台灣北部的重要民生經濟動脈─淡水河的出海口,曾是北台灣北部舉足輕重的國際大門。而這樣的形勢位置除了帶來大量的人口移入以及伴隨而來的經濟繁榮外;環俟而顧的各國列強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這樣的商機與其後所代表的國家勢力宣示。除了外國勢力的相繼介入外,明、清兩代中國大陸沿海各區域的族群也經由此地入台開墾、經營。由於地形上的優勢讓淡水很快就與國際接軌,也由此影響整個台灣島。因此,自古淡水就是台灣歷史舞台上重要的要角。 淡水正位於孕育於台北盆地的淡水河出海口的北岸,東邊以關渡、坪頂與北投區相連;北面以大屯山跟三芝鄉比鄰而居,蜿蜒而下的大屯山系,同時守衛著東面山腳下的住民;西側連接著台灣海峽,南側則隔著淡水河遙遙相望位於八里鄉的觀音山。整體而言,淡水略呈菱形,東西之間最寬的距離是 12.5 公里,南北最長是 13.5 公里,境內高聳的大屯山、多條起伏的丘陵、蜒長的淡水河、河口要衝的位置、以及凹岸的港灣形勢…這些重要的地理條件,都是促使淡水發展的因素之一。其四至點如下:
1872年馬偕博士初到淡水,立即被她青綠優雅的氣質所吸引並且驚為天人的道出「山環水抱、蔥蔥翠翠、景色美的出奇!」這一席話。昭和十一年,柯設偕也對淡水的景色作出一番比較,覺得淡水在地理形勢、市街模樣,雖然跟日本神戶以及香港相近,但是在歷史色彩以及人文色彩、鄉土情調上卻跟澳門和長崎相同。 資料來源:莊展鵬《淡水深度旅遊》(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文魁老師課授講義。 |
|||||||||||||||
|
|||||||||||||||
|
|||||||||||||||
|
|||||||||||||||
|
引用: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asp
中國移民來台開發 |
由於中國東南沿岸人口稠密,耕地有限,淡水距離近又是良港,由淡水河進入台北內地更是便捷,因此,乾隆年間,大陸移民進墾淡水達到最高潮。山區腹地逐步開發,只是當時的港口及船舶出入是在南岸的八里,而且淡水河系尚可讓大船直入台北盆地,因此當時淡水還是一個河口的小村落。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廷因應日漸頻繁的移民熱潮,繼鹿耳門、鹿港之後開放淡水的八里,准予泉州、福州對渡通航,但是當時八里因為日漸淤塞,船舶出入不便因此港深又利於大船碇泊的北岸滬尾,就取代八里,成為台北(淡水)的外港。 而今日淡水福佑宮前海濱即是物產集散地,也是移民進出的門戶,因此,淡水自清雍正和乾隆年間,就以此廟為樞紐,發展出「滬尾莊」的聚落。嘉慶年間 ,淡水街民、商家和船戶集資重建福佑宮,也在今日沙崙建立一座民營燈塔,叫「望高樓」,一直到咸豐年間,淡水則逐漸由福佑宮廟後山崗和兩側河岸,發展成一處人文匯集、物資繁盛的山城河港,也成為外國人眼中一處有發展潛力的商港。 |
地名的故事
|
淡水原來本是河川名稱,在當時南部的高屏溪的舊名下以淡水溪南北對稱之,或稱淡水河。雍正元年原諸羅縣下增設彰化一縣以及淡水一廳,於是淡水成為當時的行政地理名稱,而淡水廳的行政統轄範圍由南自大甲溪,北至基隆,並非目前所指之淡水鎮。 今日的淡水鎮,原稱「滬尾」、「滬尾莊」、「滬尾街」、「滬尾港」,而滬尾的意義可說是眾說紛紜,有一說是因為台灣北部終年多雨,而淡水的位置正好位於尾端因此取「雨」的音為「滬」,兩相結合則成為「滬尾」即是「雨尾」的意思;另一說是與上海(因為上海簡稱「滬」)通航有關,另外,關於音譯之說,有出自於原住民語音,因為滬尾又有「虎尾」、戶美之音譯,也有日人安倍明義(1935)認為滬尾與石門的「老梅」同音義的看法;而根據《台灣府志》所記載「用碎石圍築海坪之中,水滿於藏其內,水汐則捕之」早期淡水專為捕魚而堆砌成的設施,而社稷處於下是因此稱為「滬尾」。 到了清末台灣開埠通商,作為台北外港所在的滬尾,逐漸與「淡水」這個名稱互用,到了日本時代遂正式以「淡水」取代「滬尾」之名稱,這也是因為鑒於滬尾的台語發音與日本神戶(kobe)的讀音相似容易產生混淆,因此乃改以「淡水」,台灣光復之後也沿用「淡水」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名稱。 |
引用:http://www.tshs.tpc.gov.tw/tai2_2.asp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