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淡水位處於台灣北部的重要民生經濟動脈─淡水河的出海口,曾是北台灣北部舉足輕重的國際大門。而這樣的形勢位置除了帶來大量的人口移入以及伴隨而來的經濟繁榮外;環俟而顧的各國列強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這樣的商機與其後所代表的國家勢力宣示。除了外國勢力的相繼介入外,明、清兩代中國大陸沿海各區域的族群也經由此地入台開墾、經營。由於地形上的優勢讓淡水很快就與國際接軌,也由此影響整個台灣島。因此,自古淡水就是台灣歷史舞台上重要的要角。

  淡水正位於孕育於台北盆地的淡水河出海口的北岸,東邊以關渡、坪頂與北投區相連;北面以大屯山跟三芝鄉比鄰而居,蜿蜒而下的大屯山系,同時守衛著東面山腳下的住民;西側連接著台灣海峽,南側則隔著淡水河遙遙相望位於八里鄉的觀音山。整體而言,淡水略呈菱形,東西之間最寬的距離是 12.5 公里,南北最長是 13.5 公里,境內高聳的大屯山、多條起伏的丘陵、蜒長的淡水河、河口要衝的位置、以及凹岸的港灣形勢…這些重要的地理條件,都是促使淡水發展的因素之一。其四至點如下:

方向
經緯度
位置
最北
北緯25.14.48
大屯里與三芝大片頭
最南
南緯25.07.30
關渡隧道口
最西
東經121.31.35
沙崙石滬角
最東
東經121.24
大屯主峰


  1872年馬偕博士初到淡水,立即被她青綠優雅的氣質所吸引並且驚為天人的道出「山環水抱、蔥蔥翠翠、景色美的出奇!」這一席話。昭和十一年,柯設偕也對淡水的景色作出一番比較,覺得淡水在地理形勢、市街模樣,雖然跟日本神戶以及香港相近,但是在歷史色彩以及人文色彩、鄉土情調上卻跟澳門和長崎相同。

   資料來源:莊展鵬《淡水深度旅遊》(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文魁老師課授講義。
* 淒美的淡水神話
  台北盆地最初的住民—凱達格蘭族,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原來大屯山和觀音山都是天上的神,他們雖然感情深厚,彼此卻愛計較。一次比賽中,觀音山比高輸給了大屯山,好面子的觀音山羞愧之下,欲「蹈東海而死」,情急中,大屯山伸手向前去拉,於是左手成了現在的關渡,右手成了淡水,可惜雙手最接近觀音山的地方也只是她的衣裙—八里。礙於一水之隔,大屯山只能不停地呼喊乞求著,而觀音山仍不願回頭,只是也不再往深處走去…。

* 淡水五虎崗
  話說200萬年前, 大屯火山群噴發, 熔岩向四周流去,凝結後形成了一條條低緩的餘坡,看起來像是在安撫、照顧著淡水這片土地的大手。這五條如手指般的丘陵,就是我們俗稱的「五虎崗」。五虎崗其實並不高,但平舖於淡水河岸邊,就具備了制高點的優勢,當然也因此賦與了它們重要的軍事價值。

  您可以把左手伸出指向觀音山,手背向上,淡水河從小指指尖流向大姆指,大姆指就是第一崗,滬尾砲台位在指尖處,食指是第二崗,以紅毛城為主角;第三崗是中指重建街、清水街一帶,最高處就在清水祖師廟,第四崗是無名指,重心在淡江大學和鄞山寺,小指是第五崗,上面有聖本篤修道院。

  沿岸狹小的平地,使得淡水只好往五虎崗的山丘和谷地發展,這樣的地形優勢,除了帶給淡水多樣的人文與歷史風情,還有極具空間變化的聚落型態和多層次的自然生態表現,讓淡水有了「東方威尼斯」和「東方拿坡里」的美譽。



引用: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asp


十七世紀的淡水
十七世紀的淡水   歐洲地理大發現之後的二世紀間,正是歐洲列強為了拓展勢力開始在世界各地開疆闢土之濫觴,而亞洲這一處充滿神秘的境地,除了豐富的物產與在歐洲極受歡迎的中國瓷器、絲綢外;眾多的人口所營造出的廣大市場也是歐洲這些海權大國一一向亞洲各國大門進逼的原因。
  
  首先捷足先登踏上台灣土地的歐洲勢力是荷蘭人,並且在台灣南部建立勢力範圍,此時是西元1624年。其後不久,西班牙人為了鞏固其在菲律賓的既得利益,因此於1626年北上抵達台灣的基隆,並且在今和平島建立「聖薩爾瓦多」城為基地,和在南部的荷蘭人處於南北對峙的局勢。

  隨後西班牙人為了擴大利益範疇,遂於1628年入侵淡水,將淡水取名為「嘉士多」港(Gasidor),並在淡水河口北岸選擇地形顯要的山崙前緣處建立「聖多明哥」城,同時間天主教神父也到淡水宣教,在淡水建造「玫瑰聖母堂」,以羅馬拼音編撰書籍教化原住民,在一切逐漸穩定之際,西班牙對日本的貿易因為日本幕府所頒的「鎖國令」而突然的落空,加上他們在北部常與原住民起戰端,因此逐漸撤建淡水的兵力;1642年,荷蘭人趁西班牙忙於菲律賓的戰事,出兵基隆並結束西班牙人在台的統治。

  荷蘭在幾經征討後,也在基隆和淡水重新築城,淡水的「安東尼堡」於1646 年竣工,因為中國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番」、「紅夷」,因此三百多年來一直稱為「紅毛城」。荷蘭統治淡水期間,持續開發當地物產並招募漢人到淡水開墾及貿易,希望以淡水港作為中、日貿易之中途站,因為守軍與原住民經常發生衝突而成效不大。

  1661 年,鄭成功登陸台南,驅逐荷蘭人,在淡水、基隆的荷蘭人見勢不可為,也陸續撤離台灣。總之,西、荷兩國在台統治了三十六年之久,當時駐兵約500人,常滿載貨物的西班牙船二十餘艘,同時進出基隆港,淡水和基隆一時成為華南和馬尼拉間的通商中心。
歷史與人文 中國移民來台開發
  由於中國東南沿岸人口稠密,耕地有限,淡水距離近又是良港,由淡水河進入台北內地更是便捷,因此,乾隆年間,大陸移民進墾淡水達到最高潮。山區腹地逐步開發,只是當時的港口及船舶出入是在南岸的八里,而且淡水河系尚可讓大船直入台北盆地,因此當時淡水還是一個河口的小村落。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廷因應日漸頻繁的移民熱潮,繼鹿耳門、鹿港之後開放淡水的八里,准予泉州、福州對渡通航,但是當時八里因為日漸淤塞,船舶出入不便因此港深又利於大船碇泊的北岸滬尾,就取代八里,成為台北(淡水)的外港。

  而今日淡水福佑宮前海濱即是物產集散地,也是移民進出的門戶,因此,淡水自清雍正和乾隆年間,就以此廟為樞紐,發展出「滬尾莊」的聚落。嘉慶年間 ,淡水街民、商家和船戶集資重建福佑宮,也在今日沙崙建立一座民營燈塔,叫「望高樓」,一直到咸豐年間,淡水則逐漸由福佑宮廟後山崗和兩側河岸,發展成一處人文匯集、物資繁盛的山城河港,也成為外國人眼中一處有發展潛力的商港。
歷史與人文 淡水成為國際商港
淡水國際商港   鴉片戰爭之後,台灣的自然資源和戰略位置再度引起列強的注意,1858 年英法聯軍之役後,清廷與英、法、美、蘇簽下天津條約以及之後的北京條約,台灣正式開埠通商,在中法條款中註明淡水為通商口岸,此後輾轉發展淡水成為一個國際商港。1861 年,清廷派遣區天民到淡水設立海關,並改水師守備署為滬尾海關。

  1862年在淡水設立洋關正式開市,隔年8月清廷任用英人 Howell 爵士為稅務司,並開放基隆為淡水港外口,1864 年淡水正式升為正口,總理台南、高雄、基隆等關務。此外,英人也在1867 年租得紅毛城廢樓,經修建後成為英國領事館,接著各國也與清廷簽約,於是各國商船紛紛來台,外商洋行也在淡水設立,茶葉、樟腦、硫磺和染料等物產的輸入,以及鴉片、紡織品、雜貨等的進口,使洋行獲利甚多。

  1883 年,清廷與法國因越南問題起戰端,法軍企圖以佔領台灣作為要脅,翌年,強大的法國艦隊多次攻擊基隆但未獲實效,遂轉攻淡水以期直搗台北,但在軍民合作之下,終於逐退法軍,淡水一役更加肯定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性。戰後,劉銘傳也在今日油車口山崙上建立淡水砲台,以防外敵再度來犯。就此,淡水在清同治、光緒年間進入鼎盛時代,也直接帶動台灣的現代化,加速台北的都市化。
歷史與人文 日本時代的淡水
日本時代的淡水   1895年台灣割據給日本,6 月日軍水陸並進佔領淡水,帶來新的時代。日本政府開始積極經營淡水,除了商社合作改變貿易型態外,也取代了洋商在淡水的勢力。淡水港因為貿易對象的改變加上台北上游的大量開發,水土保持失衡,以致河床淤積日深,大船難以入港,雖日人加以疏濬,但依然每況愈下,加上日本大力建設基隆港,輔以鐵路之便利,終於在1903 年取代了淡水港。

  1923 年日本改變地方行政制度,在淡水設「淡水郡所」轄淡水、三芝、石門及八里,淡水成為地方行政中樞,也是區內農漁業、工業、文教和民生消費中心,加上她與台北都市的便捷,與美麗的山水資源,也成為觀光遊憩的休閒場所。 此間,政府所建的郵便局、港務所、公舍堂、碼頭棧橋等建築,以及淡水中學、淡水女中的校舍洋樓,民間所建的禮拜堂、清水巖及神社等宗教堂廟,加上郡役所為改善交通、美化街面、改善衛生下水道等公設措施,自1934年開始的「市區改正」所完成的大街(今中正路),賦予淡水極為迷人的城市外貌,被譽為「南蠻色彩的市街」,而民間文化工作也蓬勃發展。

  就在淡水即將邁入「文化重鎮」之時,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社會進入「戰時體制」,大船不再入港,淡水港遂告終結,進入一個艱困的時代。
歷史與人文 民國時代的淡水
民國時代的淡水   戰爭結束之後,大陸帆船再度入港,帶來豐富的南北貨和走私菸酒,使淡水港一度欣欣向榮,可惜,不久國共內戰,兩岸對峙,淡水於民國38年封港。

  此後,近五十年隨著台北都會區的發展,淡水漸漸成為台北的附生城鎮,很多人到台北求學工作,淡水的人文和自然生態景觀都產生極大的變化,民國44年淡水港啟用,漁業一度生機無限,無奈後來因為河川嚴重污染,近海漁源枯竭,連漁港都因淤塞而成廢港,而需在沙崙再建一座漁港,但對漁業的幫助還是助益不大了。

  淡水過去因為馬偕博士的慧眼識英雄,讓淡水擁有穩固的學術基礎,因此在日後也同樣吸引許多學術單位的設立,讓淡水成為重要的文教重鎮,除此之外,淡水另一項優勢即是因為淡水明媚的風光,豐富的歷史和人文資源,成為觀光遊憩重點,自從紅毛城、滬尾砲台、牛津學堂、鄞山寺和福佑宮等相繼被指定為古蹟,接著關渡大橋、紅樹林保護區以及捷運的通車,都將大批的觀光客從四面八方帶入淡水,同樣的也帶來許多管理、清潔的困擾,因此如何從中取得平衡點,讓地方文化產業能夠生根發芽,而人文環境也能獲得保護,這才是最重要的。
歷史與人文 地名的故事
  淡水原來本是河川名稱,在當時南部的高屏溪的舊名下以淡水溪南北對稱之,或稱淡水河。雍正元年原諸羅縣下增設彰化一縣以及淡水一廳,於是淡水成為當時的行政地理名稱,而淡水廳的行政統轄範圍由南自大甲溪,北至基隆,並非目前所指之淡水鎮。

  今日的淡水鎮,原稱「滬尾」、「滬尾莊」、「滬尾街」、「滬尾港」,而滬尾的意義可說是眾說紛紜,有一說是因為台灣北部終年多雨,而淡水的位置正好位於尾端因此取「雨」的音為「滬」,兩相結合則成為「滬尾」即是「雨尾」的意思;另一說是與上海(因為上海簡稱「滬」)通航有關,另外,關於音譯之說,有出自於原住民語音,因為滬尾又有「虎尾」、戶美之音譯,也有日人安倍明義(1935)認為滬尾與石門的「老梅」同音義的看法;而根據《台灣府志》所記載「用碎石圍築海坪之中,水滿於藏其內,水汐則捕之」早期淡水專為捕魚而堆砌成的設施,而社稷處於下是因此稱為「滬尾」。

  到了清末台灣開埠通商,作為台北外港所在的滬尾,逐漸與「淡水」這個名稱互用,到了日本時代遂正式以「淡水」取代「滬尾」之名稱,這也是因為鑒於滬尾的台語發音與日本神戶(kobe)的讀音相似容易產生混淆,因此乃改以「淡水」,台灣光復之後也沿用「淡水」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名稱。


引用:http://www.tshs.tpc.gov.tw/tai2_2.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落葉之楓 的頭像
    落葉之楓

    ☆★風吹向落葉。隨風飄落的楓葉。學習的園地-落葉之楓部落格小天地★☆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