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楓楓公告版
麥克風試驗........麥克風試驗........感謝好友們到來,有緣請留言,無緣逛逛也無防.....^^

目前分類:品嚐古蹟民俗藝術 (1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中張家祖廟

台中張家祖廟外觀

張家祖廟,位於舊名下七張犁(今西屯協和里一帶),原是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石村的馬堂張氏後裔所建的祠堂。
張家祖廟於光緒三十年興建,臺灣光復以後,歷經幾次大修,現存的臺中張家祖廟坐西朝東,是一座兩進兩廊四護龍的四合院祠宇建築。祖廟前有寬廣的前埕及半月形的門口塘,建築格局與中部地區的傳統民居似,建築本體以中軸線左右作法各有不同最具特色。

三開間的前廳與正廳,均用柱廊形式,柱廊內,左右次間為紅磚斗仔砌牆體,前廳紅磚牆上開八卦三櫺竹節窗,窗外框以磚雕構成,兩邊圖案及雕法各有明顯差異。正廳紅磚牆上開直櫺木窗,形式較前廳簡單。廳堂室內大木結構多用硬山櫚檁,只有兩廳的前檐廊及左右牆廊有雕刻及彩繪的抬樑結構。屋頂全為硬山形式,兩廳及內外護龍的院門屋頂都有彎曲起翹的燕尾脊。 張家祖廟因三川殿屋瓦塌陷,臺中市政府為維護珍貴文化資產於85年2月進行修護工程,於87年4月竣工,總工程費用伍仟肆佰萬元。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文昌廟

台中文昌廟外觀

臺中的文昌廟有兩座,一在北屯,一在南屯。北屯的臺中文昌廟是由文藍社及文炳社等兩個社學合併而成的祠宇,主祀文昌帝君。 清道光五年四張犁莊歲貢生曾玉音,因感地方文風不振,乃糾合同志共組「文蔚社」,定期聚會研讀;清道光24年又有人士組「文炳社」,開設私塾、教授漢學。同治二年兩社為提倡四張犁文教風氣,鳩資合建文昌廟,於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完成。

臺中文昌祠坐北朝南,為五開間兩進兩護;龍帶拜亭的祠宇建築,由於左右護龍不與前殿相連,故無四合院特徵。三開間的前殿與一般廟宇的頭門相仿,但左、右各夾以緊挨山牆的牆門,則為特色。前有四柱亭的正殿,面寬五開間(後加兩房成為七開間),左右有短垣與左右護龍的齋舍相連,構成三合院。短垣上開磚砌花瓶形門洞,與中間兩側牆上書卷橫披及八卦漏窗相互呼應。 由於該廟年代久遠,加上其三川殿的屋脊木結構傾斜,臺中市政府除緊急搶修外,並委託東海大學建築研究中心進行規劃,修護工程於85年4月開工,87年3月竣工,總工程費用參仟肆佰萬元。

台中文昌廟外觀
台中文昌廟地圖

等級:第三級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蹟萬和宮

古蹟萬和宮圖

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係因地當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而得名。 清康熙年間,有卸任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貓霧掠社一帶開墾,並由福建湄涵恭迎媽祖神像護身,平安抵達社地後,感於媽靈佑,於是草創一祠,供奉膜拜。其後,犁頭店墾成,肆街漸次繁榮,乃由張國獻地發起建廟,旋由居住犁頭店一帶張姓以外之廖、簡、賴、黃、江、何、楊、戴、劉、陳、林等十一姓居民踴躍捐貲,得款一萬圓,於雍正四年丙年午(西元一七二六年)建成,名為「萬和宮」,供奉俗稱「老大媽」的聖母媽祖寶像。

萬和宮坐西朝東略偏南,是一座三開間三進兩護龍縱深式廟宇建築。三開間前殿,計開三門,木質裝修鏤雕精美。前檐用六角石柱,柱頭處且劇有蓮瓣形凹槽,形成頗為罕見。帶拜殿的正殿,除奉老大媽外,還有嘉慶時期的老二媽、光緒時期的聖二媽、聖三媽及民國時期的聖母老二媽等。後殿主祀觀音菩薩,左祀註主娘娘,右奉張國及賴清標祿位,左廂配祀關聖帝君,右廂配祀神農大帝。

古蹟萬和宮
古蹟萬和宮地圖

等級:第三級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蹟﹐台中樂成宮

樂成宮圖

樂成宮俗稱是旱溪媽祖廟,因位於臺中市東側大里溪支流,河面寬闊但水流稀少的旱溪附近而得名,主祀聖母媽祖。 相傳清乾隆初期,有林大發的祖先自福建湄洲奉請聖母媽祖香火來臺,興建房屋一座,做為臨時供奉香火之所。後因信徒日眾,原址不敷使用,乃於乾隆55年擇定現址興建廟宇;經民國十七年及五十二年兩次整修,使外觀呈現今日所見不同時期不同風貌的立體組合。

樂成宮坐東北朝西南,目前被列為古蹟的範圍包括三川殿、過水廊到拜殿及正殿間的區域,至於後殿雖為新建,但所置石雕、木刻及彩繪仍有可觀之處。三川殿的屋頂為歇山假四垂式,比一般廟宇華美,正門口有對青石獅子和許多花岡石板,足可說明其歷史十分悠久。在台灣一般的柱珠造形中有圓筒、多角、蓮座、瓜形、方座等形狀,而該宮的柱珠卻是花瓣形,上雕花鳥,非常特殊,廟中古物甚多,以清道光七年所製的古香爐,因其人物雕刻生動而有喜氣,引人入勝。

樂成宮圖
樂成宮地圖

等級:第三級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中火車站

臺中火車站建於民國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是日治時代一座仿西方文藝復興時代驛站風格建築,亦是日本政府明治維新運動下的產物。臺中火車站的建立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城市的標的、它的建立代表了臺中市鎮的發展、臺灣鐵路史的前進。臺中火車站的建築酷似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建物本體中央屋頂飾有華麗之鐘塔,為最醒目之特徵,白色洗石子環帶圍繞,與紅色磚面相襯,雖經多年歲月洗禮,在現代看來亦是宏偉無比。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延平王廟

 十六股延平王廟自咸豐元年創廟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由於經歷戰火、震災、修建、…,由目前外表巍峨華麗的巨殿,已無法窺見歷史的滄桑,但是,透過廟方珍藏的文物卻可以拼湊出過去先民墾奇萊的一舟艱辛奮鬥史。廟主祀延平郡王,配祀五穀先帝,福德正神,及當年歿於防衛、癘疫及積勞病故先賢神位祀於廟內左側,相沿至今,永靈地方民眾所瞻仰。本廟主神國姓公奉祀於一樓中殿,右殿為福德正神,左殿為地藏王菩薩及先賢牌位;二樓中殿奉祀五穀先帝,右殿為關聖帝君,左殿為天上聖母;三樓中龕凌霄寶殿恭奉玉皇上帝,殿前進座觀世音菩及原始國姓公金身、右殿奉祀地母娘娘、左殿奉祀王母娘娘。至於金亭、拜亭、牌樓等附屬建築工程仍繼續籌建中。本廟肇建距今將邁入第一百五十年,為本縣歷史悠久古蹟廟宇,其發展均與東部地方開發息息相關,互相輝映,謹略述始末,俾後來社會人士知其由來,彌增景仰。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鯤鯓砲臺》
(億載金城)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光州路2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屬性:城郭、第一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延平街古井》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延平街148巷3號
  屬性:古井、第三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妙壽宮》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26號
  屬性:祠廟、第三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 英商德記洋行》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194號 
  屬性:公共建築、第三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山館》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效忠街52巷7號 
  屬性:祠廟、第三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平小砲臺》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西門里安平小段1006之7地號 
  屬性:關塞、第三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 台南運河安平海關》
  現址:台南市安億橋旁廣四預定地上
  屬性:公共建築、市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 德商東興洋行》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183巷19號
  屬性:公共建築、第三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延平街86號 
  屬性:宅第、市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 局安平分室》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96號 
  屬性:公共建築、市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平海頭社魏厝》
  現址:台南市安南區安北路121巷16弄2號
  屬性:宅第、市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 安平港導流堤南堤》
  現址:台南市安平區舊安平港海邊 
  屬性:堤閘、市定古蹟 

落葉之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